
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海带深加工解决农村计生家庭劳动力就业问题
连江县丹阳镇是一个拥有3万多人口的山区乡镇,我镇计生协会自开展“幸福工程”项目工作以来共筹集幸福工程资金131万元,扶持计划生育户117户。
一、宣传推动,行动迅速。各村居计生协会通过会议部署、街面咨询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幸福工程”的宗旨及意义。在党委中心组的学习中,我们专门安排议程用于讲解“幸福工程”的相关内容和积极作用。同时,成立丹阳镇“幸福工程”项目领导小组,设立“幸福工程”项目办,一方面收集“幸福工程”有关资料,编印“幸福工程”宣传提纲;另一方面积极筹集资金,确保这项活动有人管理、有章可循、有人资助。
二、规范管理,有序运作。在实施幸福工程项目工作中,始终坚持“两个明确”和“一个加强”:一是明确资金救助原则:实行无息借贷,资助对象重点为二女结扎户中的贫困母亲,资金用于发展短平快项目;二是明确资金救助标准:以家庭为单位,根据每个家庭经济现状和生产发展项目来确定救助金额,金额在10000-20000元之间;三是加强资金发放管理:①借款人与“幸福工程”项目办公室签订借款协议,并由一名村主干作为其担保人;②担保人必须在借款协议上签字,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③借款人必须认真履行借款协议,按期如数归还所借款额;④担保人原则上每人只能担保一户,且担保金额不超过20000元。
三、摸清底子,选好项目。各村居计生协会深入到各计生户家中,了解需要货款的户数、金额及资金投向,并列表造册、统一上报县计生协会。县计生协会组织人员再次深入农户进行核实,确定贷款户对象。通过与贷款户共同探讨决定生产项目,并以此确定贷款额。在117户贷款户中,扶持种植业 25 户,养殖业 15 户,个体商业 47户,个体运输业 15 户、其它行业 15 户。
四、滚动发展,初显成效。镇幸福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幸福工程的救助模式展开,涌现出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户。朱山村协会独生子户林秀珍创办了“朱山村计生户香菇种植场”,她考察引进了“606”等新菇种,还聘请县农业局栽培技术专家来丹阳现场指导种植方法,精心组织种植场合作成员进行种植、采摘、销售,成为了该村香菇种植的领头羊。(连江县丹阳镇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 林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