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区新港街道:传播幸福 共同致富
时间:2016-07-27 15:06

传播幸福 共同致富

--台江区新港街道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潘榕清 

路过利嘉城社区五一新村市场边一家小香烛店时,经常能发现店主洋溢着笑容在向顾客、邻居讲述他们的幸福生活。而顾客、邻居也容易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却丝毫看不出也想不到店主他们也曾贫困潦倒过。

这家幸福的小香烛店主——潘榕清,是台江区新港街道利嘉城社区的一名普通妇女,早些年因为子宫切除手术而从单位病退,不久丈夫也因企业改革而下岗。一家子的生活只能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但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的生活追求,希望通过努力过上幸福的日子。

2010年,潘榕清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租了一间5平米左右的小门面,卖着香烛营生。资金不足的她只能什么便宜就进什么货,因此生意很冷清,家庭收入并未见增多。2014年,新港街道计生协得知她的情况后,帮助她成功向台江区计生协申请了5000元的“幸福工程”小额无息贷款。这让幸福的日子悄悄地向她们走近了。今年,街道计生协获悉她琢磨着与时俱进提供环保香烛供顾客选择的想法,和生活刚见起色并没有充足资金的顾虑后,又帮助她向台江区计生协新申请了20000元“幸福工程”小额无息贷款。

有了充裕的资金,潘榕清夫妇引进了环保的产品,让顾客有了新的香烛选择,加上每天都起早贪黑,辛勤工作,他们的小店终于受到越来越多的顾客青睐。生意的红火,生活品质的提升,潘榕清终于拨云见日,与幸福牵手一起前行了。

事业地发展,生活地改善,拥抱幸福后,潘榕清夫妇回忆起这七年来的艰苦创业,感慨万分。曾经的穷困潦倒,让潘榕清更懂得了当前的幸福的可贵,更珍惜计生协会带给她的那份关爱,更回味困境下幸福工程的“甘霖”相助。她认为“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作为幸福工程的受益者,应该把这幸福工程发扬光大,撒播到有困难的左邻右舍家庭中去。

现在,潘榕清主动招揽低保人员、退休居民等折绢花、元宝,刷金箔纸钱,彩印纸钱,发展适合附近居民的传统手艺业。这样,既能够帮助低保人员等贫困家庭提高收入,也能丰富退休居民的生活。潘榕清也常常接受社区计生协的邀请,为居民做创业指导、培训讲座等,分享“幸福工程”资助的过程和创业经验及管理方法,鼓励那些致力于脱贫致富的贫困母亲发展自己的事业。在得知施秋英、蔡晓兰两位育龄群众面临自己当年相似的困境时,潘榕清几次登门拜访,劝说她们放下顾虑,一起向区、街道计生协申请“幸福工程”资助。同时,凭借自己多年的经营心得,潘榕清帮助她们出谋划策,探讨最优的脱贫渠道,商量着最合适的经营方式,争取早日共同致富。如今,施秋英、蔡晓兰在潘榕清的帮助下,都经营着自己的店面,生意一天比一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

“喝水不忘挖井人,我能有如今的生活,离不开计生协‘幸福工程’项目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幸福工程”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政府的扶持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致富。如今生活幸福了,我也要去帮助其他困难的人。大家互相帮忙,才能一起过上幸福的日子。”这位幸福工程的受益者——潘榕清如是说。实际行动中,她确实也是将自己的得到幸福传播出去,牵着更多的贫困母亲一起走在幸福富裕的道路上。(台江区新港街道严晶/文 义洲街道林贤珠/)

来源:计生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