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清县食用园农业专业合作社坐落在闽清县东桥镇新桥虎冬自然村,从虎冬自然村县道上往下望,能看到成片的食用菌袋摆放在平整的土地上,菌袋上长着茂密的黑木耳,一派丰收的景象。那里是新桥村计生协会会长张厚慧带领新桥村计生户打造的黑木耳基地,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没有厚慧兄弟,我们的日子就不会过得这么红火。”新桥村困难计生户都对张厚慧满怀感激之情。
新桥村处在闽清县江北偏远山区,全省实施“造福工程”后,全村整体搬迁到东桥集镇。由于新住址与原有的田地距离远,再加上粮价低,大部分村民都不再种植粮食作物,村里的青壮年只好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张厚慧不愿背井离乡,决心在家发展食用菌,与村中几位好友一起赴宁德市古田县学习黑木耳栽培技术。张厚慧学成技术后,当年就在自家田地上种植了1万袋黑木耳,年纯收入3万余元。第二年,尝到甜头的张厚慧又租用了2亩田地,种植2万袋黑土耳,当年纯收入达10万余元,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作为新桥村计生协会会长,张厚慧十分关心村里困难计生户的生产生活。种植黑木耳致富后,张厚慧与新桥村主干商量、谋划,申请成立了闽清县食用园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合用社这一平台,鼓励、动员计生户尤其是困难计生户种植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黑木耳,做大做强新桥村的食用菌产业,共奔富裕路。由于黑木耳是新引进的品种,新桥村的计生户不了解其市场前景,对是否种植存在着顾虑。张厚慧利用闲暇时间挨家挨户介绍自己的致富经验:种植一袋黑木耳,材料、场地、人工等所有成本加起来不到3块钱,一袋黑土耳至少可以卖出6块钱,要是收成好还能卖到8块钱,就算市场价格不高,还可以晒干等价格好的时候再卖。经过张厚慧的宣传动员,许多户计生户决心种植黑木耳,开辟致富路。
新桥村计生二女户余广福、毛雁英夫妇,听说张厚慧种植黑木耳致富后,便下决心加入合作社种植黑木耳,但家里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女儿上学,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本无钱投入种植。张厚慧了解这一情况后,便将解决计生户种植启动资金的问题挂在心上。通过走访,得知与余广福、毛雁英夫妇一样缺少种植启动资金的还有其他5户困难计生户,便将余广福等6户计生户召集起来,动员他们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并帮助他们到镇计生协会申请了计生小额贴息贷款。余广福等6户计生户通过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共计贷款15.9万元,种植启动资金得到了解决。
计生户加入合作社种植黑木耳后,张厚慧热心指导他们裁培技术,将自己学到的技术及种植经验倾囊相授。每天到自己的基地劳作前,他总会先到其他计生户的基地看一看,查看他们的黑木耳生长情况,给计生户解答种植黑木耳的一些疑问。在张厚慧的指导与帮助下,合作社的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合作社已经吸引了新桥村40多户计生户加入,通过计生小额贴息贷款及村民自身投入集资了300多万元,共种植110多万袋黑木耳。合作社生产的黑木耳品质优良,远销省内外,年创产值800多万元,年创利润380多万元,计生户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每年春天,站在东桥虎冬自然村的123县道上往下望,总会看到一大群在基地中辛勤采摘黑木耳的社员们,人人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他们都说,现在的好日子是张会长带给他们的。
(陈存辉)
注:2015年7月20日发表在《中国人口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