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深秋支招,守护心血管!市计生协健康科普活动走进永泰
时间:2025-11-03 22:40
入秋了,随着气温骤降、血压上升,各类心血管疾病进入高发阶段,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人群以及老年群体本就脆弱的血管,正面临严峻的季节性考验。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10月29日下午,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走进永泰县北门社区,福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科主任宋立毅来到现场,为中老年朋友带来实用的防护建议。
深秋降温了 血管迎考验
每年到秋季,医院的心血管科就迎来就诊高峰。突然的降温对血管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宋立毅主任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二十年,擅长急慢性心衰、高血压及冠心病的诊治。他介绍,寒冷刺激易导致心脏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心脑血管收缩痉挛,进而促使血压上升。加上天气转冷后人们活动减少,体重易增加,血脂、血糖异常人群也随之增多,易在病变血管处形成血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天冷情况下,老年人更易罹患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原有心血管问题,导致血压波动、心功能下降及心律失常。
值得警惕的是,研究表明,相较于低温本身,更大的健康威胁来自温差。《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昼夜温差每增加1℃,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
心脑血管患者 要格外注意保暖
“进入秋季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格外注意防寒保暖。”宋主任建议,减少在户外长时间停留,低温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尽量不要晨练,因为早上温度低,是心血管疾病发病高峰,建议在傍晚运动为宜。
保暖之外,他也提醒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饮食上宜清淡低盐,多摄入绿色与黄色蔬果,有助增强血管韧性与弹性,他推荐西红柿、海带、荸荠、大蒜、香蕉、芹菜、菠菜等;同时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和,减轻精神压力;日常需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降糖、降脂、扩血管及防心肌缺氧的药物,以防范突发状况。
宋主任总结了预防要点:“避风寒、畅情志、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运动适宜、养病得法”。
活动最后,宋立毅主任特别提醒,不少患者在心血管疾病发作前,常忽略一些早期征兆,如乏力、胸闷、心悸、失眠、头晕等。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来源:市计生协 陈丹/文 石美祥/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