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查出肺结节怎么办?专家来支招!市计生协举办“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活动
时间:2025-10-29 13:48
CT查出肺结节怎么办?家里有个“老烟枪”怎么避免二手烟?人的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何守护呼吸道健康?10月28日上午,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在“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福屿馆)举行。来自福州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张宏英主任医师,带来常见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让现场的老年朋友受益匪浅。
是谁在肺里“种”下了结节?
“肺结节,是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阴影,常在体检低剂量CT时意外发现。”张宏英主任介绍。一般来说,微小结节 (≤5mm)如米粒,恶性风险极低(<1%),不用慌;小结节 (5-10mm)如黄豆大恶性风险中等(6%-28%),需留意;肺结节(10-30mm)如葡萄大恶性概率高(超50%),要重视。
“约九成的肺结节属于良性,我们完全不必‘谈结节色变’。”张主任补充道,临床数据显示,这些结节大多是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瘢痕、旧的结核病灶或脂肪瘤等良性改变。
发现结节后,正确的应对之道是什么?“核心在于 ‘及时就医,科学随访’ 。”张主任强调,结节是动态变化的,而随访就是为它建立一份“动态成长档案”,通过定期拍片观察它“长没长、样貌变没变”。
这样做有三个核心好处:一是能早期揪出“坏结节”,在恶性结节毫无症状的阶段就识别出恶变信号,此时治疗治愈率接近100%;二是能避免花冤枉钱,因为并非所有结节都需要手术,科学随访能有效帮助我们避开“过度治疗”,既少受苦,又少花钱。
一旦出现以下“危险信号”,务必立即就医。结节变大:复查时发现结节明显增大(如3个月长1mm以上)。身体不适:出现咳嗽带血、胸痛、体重突然下降、喘气费劲。性状改变:原本光滑的结节,突然长出“毛刺”或变得模糊,别耽误,马上到正规医院呼吸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
认识“沉默杀手”慢阻肺
除了日益常见的肺结节,另一种被称为“沉默杀手”的疾病——慢阻肺,也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呼吸健康。
“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咳、痰、喘、闷,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呼吸求救信号。”张主任特别提醒,由于慢阻肺的症状常常间断出现、进展缓慢,极易被忽视。她强调,如果上述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这往往提示气道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狭窄,必须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
如何及早揪出这个“沉默杀手”?张主任指出,肺功能检查和肺部CT是两项关键检查。她强烈建议,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或经常出现慢性咳嗽的人群,应将肺功能筛查纳入年度常规体检项目。此外,对于慢阻肺的防治,戒烟是延缓肺功能下降的头等大事。
坚决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张主任强调,守护呼吸健康,一定要坚决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全球85%肺癌死亡与吸烟相关,二手烟使家人肺癌风险提升30%。
科普现场,有老太太“投诉”家里有个老烟枪,怎么劝也没用,很担心影响孙辈。对此,张主任支招,在家可以巧设家庭“无烟区”;划定固定吸烟点(如阳台),避免在室内;安装通风扇,保持空气流通;张贴警示牌,继续督促戒烟。
张主任表示,现在很多医院都有戒烟门诊,可以求助戒烟门诊,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戒烟助手”随时获取帮助与资讯。
来源:市计生协 陈丹/文 石美祥/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