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骨论筋” !聚焦关节炎!市计生协举办“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宣传活动
时间:2025-10-21 11:30

  家中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常常念叨“关节疼”,蹲下去起不来,有的膝盖像灌了铅……这背后很可能是关节炎作祟。10月17日下午,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走进科普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尚干馆)。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关节炎?对于关节炎该如何应对呢?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创伤二科科主任郑竑主任医师以《谈骨论筋 人老关节先老》为题,为中老朋友答疑解惑。

  关节炎不等于“老人病”
  
  “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但也并不等于老年病。”郑主任介绍,关节炎有100多种类型,很多因素可引发,年轻人也会得。
  关节炎中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三种。其中,骨关节炎又叫做“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最常见的关节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骨关节炎患者已超过5亿,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

  郑主任介绍,骨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是长期逐渐发展的。年轻人如果已经有了骨关节炎的症状,就应该尽早治疗。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关节炎,就可以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判断是否有骨关节炎?
  
  郑主任支招,可以通过4个指标自测。
  1.观察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如果受限,就要考虑发生骨关节炎的可能性。
  2.感受关节是否僵硬,比如一些患者早上起来关节不能动弹,缓一缓才能活动。
  3.听一听关节活动时是否发出摩擦音,比如“咔嗒”声。
  4.看关节是否肿胀、疼痛。

  “久坐族、肥胖者、手机党,以及运动员等特殊职业人群都是高危人群。”郑主任补充介绍,对于骨关节炎,年龄是最大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炎发病率增高。

 

  如何保护关节

 

  对于如何保护关节,郑主任以膝关节为例指出:
  要控制体重,为膝关节减轻负担;不要让关节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长期跷二郎腿、久坐、深蹲、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都可能对关节造成损伤。
  避免长期爬楼梯,避免长时间在跑步机上狂奔;天气渐凉,要注意关节的局部保暖,尤其是秋冬季节,要避免关节受凉、受潮,必要时戴上护膝;适时补钙,防治骨质疏松。
  最后,若关节出现疼痛、红肿、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人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现场不少居民向郑主任问诊,有人困惑自己一到阴雨天就发作的关节痛是否是类风湿关节炎,还有中年群众询问长期健身后关节发响是否会发展成关节炎。郑主任逐一对照症状、分析诱因,不仅给出明确的初步判断,还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提供了具体建议。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纷纷点赞,认为这次健康科普把专业知识讲得“接地气”,既解决了实际困惑,又学到了能立刻用上的护关节方法,真正做到了“听得懂、用得上”。
来源:市计生协 陈丹/文 石美祥/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