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安全运动?听听福州专家怎么说
时间:2025-09-15 14:55

  “想健身却怕受伤,真伤了又不知咋处理?”这是不少中老年人生活中的烦心事。12日,由市计生协主办的2025-2026年“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走进福州市“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宣传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开元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传承人、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秘书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骨伤康复一科方月龙中医师,带来“中老年运动健身损伤康复”公益讲座,从运动防伤到损伤处理,给现场近50名中老年群众送上实用干货。

  讲座中,方月龙医生首先强调,中老年人运动要守好“四大原则”,才能降低损伤风险。

  “因人而异是基础。”方月龙举例说到体重基数大的长辈,初期别盲目选择跑跳、登山,避免给膝盖带来过大负担;有肩痛或肩袖损伤的人,不要随意吊单杠,以免加剧肌腱撕裂。反之,肌肉力量强的可尝试轻度对抗运动,柔韧性好的适合广场舞、瑜伽。

  “循序渐进”也有硬标准——每周运动量增幅别超过上周的10%。“别想着急功近利加量,身体吃不消反而容易受伤,慢慢找到舒服的运动量才安全。”方医生提醒说。

  “量力而行”方面,他推荐散步、骑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还教了个判断“运动过量”的小技巧:若运动后当晚或次日,身体出现明显疼痛、不适,就是练超了,需暂停运动让身体恢复。 

   “适当防护”同样关键。他提到,有网球肘的可戴护具,膝盖不好的绑髌骨带,能减少损伤;若不小心受伤,急性期处理得当,能更快消肿止痛。 

  随后,方医生解读了碰撞、摔倒、扭伤等急性软组织损伤处理的“PEACE&LOVE原则”。急性期(软组织受伤1~3天内),遵循PEACE原则:先保护受伤部位,减少负重和活动;肿得厉害时,尽量保持患肢抬高过心脏;同时要明白,主动做康复动作比单靠电疗、针灸等被动治疗效果更好。进入亚急性期(伤口无红肿、疼痛减轻),则用LOVE原则:症状允许时适当负重,助力组织修复;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康复;多活动促进受伤部位血液循环,再逐步锻炼恢复关节功能,以不引发疼痛为前提。

  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肩、膝、腰损伤,方医生也逐一解答:肩膀疼到夜间加重、抬臂困难,若持续超3周可能出现肌肉萎缩,需结合休息、理疗和康复训练;膝部髌股关节炎患者,爬楼梯、深蹲会加重病情,要停止致痛动作、减重,疼痛严重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配合推拿和腿部肌群训练;腰扭伤需及时休息,腰肌劳损要减少久坐、多拉伸,腰椎间盘突出则需对症处理。

  讲座尾声,方医生说:“运动是好事,希望大家都能在科学安全的运动中尽情释放激情,享受健康幸福的人生!”现场居民纷纷表示,掌握了科学运动和护伤方法,收获满满。 

来源:市计生协 朱丹华/文 石美祥/摄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