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呼吸专家支招 守护“生命之气”
时间:2025-10-29 18:03

 

  昨日上午,由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在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福屿馆)举行,福州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张宏英分享常见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发现肺结节。对此,有人惶恐不安,有人不以为意。
  “肺结节,指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阴影,常在低剂量CT体检时意外发现。”张宏英介绍,一般来说,微小结节(直径≤5毫米),恶性风险极低(<1%),无需惊慌;小结节(直径5至10毫米),恶性风险中等(6%至28%),需留意;肺结节(10至 30毫米),恶性概率高(超50%),要重视。
  “约九成肺结节属于良性,我们不必‘谈结节色变’。”张宏英补充道,临床数据显示,这些结节大多是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瘢痕、旧结核病灶或脂肪瘤等良性改变。
  发现结节后,正确应对方法是什么?“核心在于‘及时就医,科学随访’。”张宏英强调,结节会动态变化,随访就是通过定期拍片观察它有无增大、形态有无改变。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早期揪出“坏结节”,在恶性结节毫无症状阶段识别恶变信号,此时治疗治愈率接近100%。一旦出现以下“危险信号”,务必立即就医:结节变大,复查时发现结节明显增大(如3个月长1毫米以上);身体不适,出现咳嗽带血、胸痛、体重突然下降、喘气费劲;性状改变,原本光滑的结节突然长出“毛刺”或变得模糊。
  除了肺结节,慢阻肺也正严重威胁人们的呼吸健康。“生活中,千万不要忽视咳、痰、喘、闷,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张达英特别提醒,慢阻肺症状常间断出现、进展缓慢,极易被忽视。如果上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且有逐年加重趋势,必须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建议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或经常出现慢性咳嗽的人群,应将肺功能筛查纳入年度常规体检项目。
  防治慢阻肺,戒烟是头等大事。张宏英表示,戒烟后,肺功能年下降速度会立即减半。无论烟龄多长、年龄多大,戒烟都不晚。
  张宏英强调,守护呼吸健康,一定要坚决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因为每一口烟都如同在体内“放火”,毒素可随血流侵袭全身器官。全球85%的肺癌死亡与吸烟相关,二手烟使家人肺癌风险提升30%。
来源:福州晚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