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政通APP
“试试这个‘指环测试’——用拇指和食指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要是手指能轻松相碰,可得多留意啦!”13日,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2026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讲座走进福州市“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宣传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福屿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希主任医师一边演示,一边给围坐的老人们讲解“肌少症”这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场热闹的讲座,让老年朋友们明白:肌肉衰减可能悄悄偷走晚年的活力。
讲座中,李希主任先介绍了肌少症的基本概念。他指出,这是一种进展性、全身性的骨骼肌肌量丢失和肌力下降综合征,会导致老年人失能、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数据显示,60-70岁老年人发病率为5%~13%,80岁以上人群升至11%~50%,需高度重视。
李希主任强调,肌少症与营养不良关系密切,二者同属于老年综合征。肌肉作为“人体蛋白质库”,占全身蛋白质总量的60%,功能正常对维持日常活动至关重要。而老年人因衰老、慢性疾病(如心衰、糖尿病等)、活动减少(如卧床、制动、久坐生活习惯)、营养摄入不足等,都容易引发肌少症。
在筛查与诊断方面,李希主任介绍,有慢性病史、反复跌倒、营养不良、非意愿性体重降低、抑郁,或小腿围男性<34cm、女性<33cm的老年人,都属于需筛查肌少症的风险人群。临床上可通过小腿围指环测试,以及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阻抗分析等仪器检测肌肉量,也可用握力测试(静息时,测定优势手男性<28kg、女性<18kg)、5次起坐试验(≥12秒)等简易方式评估肌力。
关于防治,李希主任提出“营养+康复”核心方案。营养上,要保证充足能量和蛋白质,推荐每日蛋白质1.0~1.5g/kg,乳清蛋白因能更有效刺激肌肉蛋白合成,是优选;还可借鉴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全谷物、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运动方面,渐进性抗阻训练等主动力量训练能显著改善肌肉量和肌力。
此外,李希主任从中医角度解读,将肌少症归为“痿证、虚劳”范畴,认为脾肾亏虚是主要病机,可通过四君子汤等健脾补肾方剂内服,配合针刺、推拿等外治法调理。
讲座后半场,李希主任还介绍了老年人癌症防治的要点。他强调,防癌要从日常习惯入手:首先要避开高脂肪、煎炸食物,减少加工肉类和红肉摄入,多吃新鲜蔬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其次要坚决远离烟酒,吸烟烟雾含69种致癌物,酒精则与多种癌症相关;同时要警惕致癌病原体,如HPV、乙肝病毒、EB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注意个人卫生以切断传播途径;此外,保持良好心态也很关键,长期不良情绪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患癌风险。这些简单易行的建议,为老年人的健康防护再添一层保障。
(记者 朱丹华 周桃茂 /文 石美祥/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