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2026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在晋安区前横社区举行。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任张芳芳,带来《中老年人如何做好体重管理》专题讲座。
张芳芳介绍,科学减重吃很关键,不妨试试下面几个妙招:进餐有序——先吃蔬菜,接着吃肉,最后吃少量主食;餐具变小——选择小容量餐具,定时定量进餐;放慢进食速度——每口食物咀嚼20多次是理想状态。
在主食选择上,张芳芳推荐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蒸山药、蒸芋头、燕麦饭、煮玉米这4种低GI粗粮当饭吃,既能饱腹又有营养。此外,减重不是不吃肉,而是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畜禽瘦肉或鱼肉。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过多食用。
她总结,饮食注意要点就是7个字:鲜(蔬果宜鲜)少(数量宜少)高(质量宜高)杂(食物宜杂)软(质地宜软)淡(饮食宜淡)缓(速度宜缓)。
张芳芳特别提醒中老年人要警惕“肌少症”,减重的时候,别把肌肉减掉了。
“肌肉是老年人健康的盔甲,到60岁,肌肉含量仅相当于年轻时的75%,若肌肉流失,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张芳芳介绍,不少老人因为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导致肌少症,其最大危害就是容易跌倒。
预防肌少症的关键是营养补充。肌肉的生长离不开蛋白质,她建议健康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克。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牛奶、蛋类、肉类,并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以及抗氧化物,可以有效增强肌肉力量。
此外要适量运动,加强抗阻训练。她建议中老年人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每周3至5次有氧运动和2至3次抗阻运动。
(福州晚报记者 陈丹 周桃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