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再过几天才小暑,但最近的福州已经有了“上蒸下煮”的暑热煎熬感。这样的天气里,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怎么防呢?3日上午,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年—2026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宣传在福州市“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宣传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开元馆)开展相关科普讲座。来自福州市第一总医院急诊科科主任江金锋,为中老年朋友们支招。
中暑可能发生在家里
“最近陆续接诊到中暑的患者。”江金锋主任介绍,这些患者有的是在烈日下中暑,有的根本没出门,也发生了中暑。
他介绍,中暑发生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按病情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最为严重的中暑类型。一旦患上热射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死亡率极高。
因此,每个人都要了解中暑急救常识。“若发现自己或者他人中暑,一定要立即脱离热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快速测量体温,体温越高表明中暑程度越重;积极有效降温,比如用冷水、冰水等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大动脉血管位置,帮助患者尽快散热;快速为患者补充液体,如喂淡盐水等。”江金锋介绍,同时要拨打120求助,尽快就医。

生活行为干预要“靠前”
该如何预防中暑?江金锋主任强调,生活行为的干预,一定要放在药物的前面。
首先,要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从事高温作业的人群,要防止暴露在烈日下,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要分多次大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穿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外出时做好防晒,戴宽檐帽子和墨镜,用遮阳伞防晒。
出行要避开正午前后时段,户外活动尽量选择在阴凉处。
要注意的是,即使在室内也要做好中暑的防治工作。因为当室内的温度比较高,不开窗透气,体内的热能排出障碍时,也可能导致中暑。建议在闷热的室内,注意通风,别舍不得开空调。

江主任特别提醒,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体温调节功能差,属于中暑的高发群体。对于老年人防中暑,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老年人高温天尽量减少外出,特别要避免在10:00至16:00在烈日下行走。若夏季出门要准备好充足的茶水、饮品、防暑降温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老年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午睡;夏天运动时要控制好强度,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或一小时,最好在早上或傍晚时分进行。
此外,如果家中有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房屋通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一旦家中的老人出现中暑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抢救治疗时机。